主題:三十年的岐嶇路:台灣公視的演進、困境與前進
說明:
從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在1980年時提出建立公共電視台的主張到今年(2011年),台灣公視之推動與發展,已有三十年。然而公視制度一路走來並不平順,充滿荊棘。
歸結一主要的原因,是過去三十年來,國家主事者的「工具」思維始終籠罩在公共廣電發展之上。從早期的「政府電視」、「社教節目」,到公視成立後被給定的「補商業電視之不足」標的,公視在政府/國家的定位中,始終跳脫不出只是一種「小而美」「可操控」頻道節目服務思維,這連帶影響了健全制度的建立。從政府最初礙於社會壓力促成公視定頻建台,到成立後吝於投入資源,卻又意圖藉修法或預算監督理由,操控公視的人事與影響節目製播,不分藍綠政權,公視始終無法與政治過程的權力傾輒脫鈎。
這些長年積累下來的錯誤認知與陳痾,終於在這兩年接連不斷的公視經營與治理紛爭中浮上台面。從行政體系不願提供公視資源,卻致力於操控公視人事、到董監事與經營階層間的對立、以及員工與經營階層的嫌隙,在在顯現公視的內憂外患,與對公視的工具思維脫不了關係。
然而,公視畢竟「屬於全體國民」,與國民文化生活息息相關,不該只是一個拿很多金鐘獎的優質節目電視台。面對歷史的遺緒與當下公視的困境,關心公視發展的公民團體、文化工作者以及公視員工應集結起來,提出新的想像,由下而上地推動公視再造。
從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在1980年時提出建立公共電視台的主張到今年(2011年),台灣公視之推動與發展,已有三十年。然而公視制度一路走來並不平順,充滿荊棘。
歸結一主要的原因,是過去三十年來,國家主事者的「工具」思維始終籠罩在公共廣電發展之上。從早期的「政府電視」、「社教節目」,到公視成立後被給定的「補商業電視之不足」標的,公視在政府/國家的定位中,始終跳脫不出只是一種「小而美」「可操控」頻道節目服務思維,這連帶影響了健全制度的建立。從政府最初礙於社會壓力促成公視定頻建台,到成立後吝於投入資源,卻又意圖藉修法或預算監督理由,操控公視的人事與影響節目製播,不分藍綠政權,公視始終無法與政治過程的權力傾輒脫鈎。
這些長年積累下來的錯誤認知與陳痾,終於在這兩年接連不斷的公視經營與治理紛爭中浮上台面。從行政體系不願提供公視資源,卻致力於操控公視人事、到董監事與經營階層間的對立、以及員工與經營階層的嫌隙,在在顯現公視的內憂外患,與對公視的工具思維脫不了關係。
然而,公視畢竟「屬於全體國民」,與國民文化生活息息相關,不該只是一個拿很多金鐘獎的優質節目電視台。面對歷史的遺緒與當下公視的困境,關心公視發展的公民團體、文化工作者以及公視員工應集結起來,提出新的想像,由下而上地推動公視再造。
討論題綱:
1.公共電視政策國家角色回顧
2.如何理解台灣公視的困境與問題
3.從公民社會的角度如何提出新的公共電視的想像
1.公共電視政策國家角色回顧
2.如何理解台灣公視的困境與問題
3.從公民社會的角度如何提出新的公共電視的想像
主持人:
林麗雲,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,媒改社公廣藍圖組成員
魏玓,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,媒改社公廣藍圖組成員
與談人:
王燕杰,公視工會理事長
陳昆龍,Peopo公民記者(大暴龍)
馬安奇,傳播學生鬥陣
王燕杰,公視工會理事長
陳昆龍,Peopo公民記者(大暴龍)
馬安奇,傳播學生鬥陣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